欢迎光临中国心脑血管病网!

脑心健康管理师

卒中护理与健康管理分会场圆满召开

点击率:91         发布日期:2025-03-05         分享到:

摘要:

2024年中国卒中大会“卒中护理与健康管理”分会场于12月1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常红主持。受邀参会到场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魏京云,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刘均娥,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景丽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颜秀丽,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屈彦,河南省人民医院总护士长冯英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孟琛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杨亭等,汇聚了全国卒中护理相关领域的300余名同仁,共享学术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吉训明院士首先对护理在脑卒中防治过程中所作出的显著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他特别指出,护士在推动脑卒中百万减残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强调了护士在卒中科普宣教、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卒中急救绿道、重症卒中并发症预防及康复随访等环节中的重要性。同时,吉院士呼吁护理人员积极学习国际前沿知识,开展护理科研,以提升卒中护理的整体水平,助力推进脑卒中全周期健康管理,提升卒中救治和护理的整体水平,进一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复发率和致残率。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刘均娥院长在致辞中强调,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培养是护理专业价值创新性发挥和专业内涵拓展的重要步骤。回应社会需求和走创新发展之路是我们护理人永恒的追求。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护理人员要聚焦卒中减残,以助力健康老龄化为特色,围绕老年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及安宁疗护等重要需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魏京云书记表示,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将以卒中减残为重要抓手,基于护理人员的视角,持续在百万减残工程中的卒中中心建设与标准化管理、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社区或家庭卒中预防干预、科技手段赋能、智慧手段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提出更加经济高效的护理策略,助力降低脑卒中新发致残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护理部常红副主任探讨了基于人群差异性对健康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实施有效的个体化教育策略,发挥卒中护理人员在解决健康差异和促进健康公平方面的优势,是对健康教育方法的一次创新思考,也是对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探索。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张玲娟主任讲解了由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为未来提高脑卒中防治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神经外科何心主任通过临床案例细致分析了脑卒中后偏瘫的异常模式、手术的作用、护理问题以及运动康复等关键内容,并强调了护理工作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天津环湖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办公室金奕主任全面梳理了医院、社区、居家康复护理的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通过多学科合作、专科护士培养、健全理论体系等方法,推动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的发展。

湖南省脑科医院石小毛副院长深入阐述了在“一体化筛查随访流程”及“链条化门诊筛查随访流程”双模指导下,实施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全病程管理服务路径,为脑卒中护理服务提供了借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护理部蔡卫新主任系统性地梳理了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并鼓励护理同仁开展高质量的原创研究,为更新护理指南提供科学依据,以推动学科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护理部杨蓉主任讲解了脑卒中再入院风险评估中的相关问题,并强调了出院前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她提倡医院、社区和专科门诊应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和专业化的出院后延伸管理服务,以补齐当前管理中的短板。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陈霞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徐瑞彩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孙晔脑心健康管理师分别分享了“脑心健康管理师的角色与实践”、“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案例”以及“脑卒中患者全流程健康管理实践经验”,为护理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会议期间,吉训明院士为21个优秀脑心健康管理团队和43名优秀脑心健康管理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吉院士对获奖者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他们在未来取得更多突破,为脑心健康管理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阅读相关:——

关键词: ——

指导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

脑卒中专项管理办公室

技术支持: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京ICP备16043171号-5

京公安网备案11010502035609

Copyright © 2012-2021 中国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